您现在的位置 :

首页  >  企业新闻 >  > 正文

平凉市博物馆:社教活动越来越有趣 新资讯

时间 :2023-03-08 11:09:57   来源 : 平凉文旅

自古以来,甘肃省平凉市就是文化遗存丰厚的动人区域。南石窟寺的“七佛同窟”,开创了佛窟营造史上一种新的形制;泾川大云寺的五重套函盛装14枚佛祖舍利,是现今发现最早的棺椁式瘗埋舍利的实物资料;王母宫石窟在中心柱石窟的早期发展史中具有重要作用……中华文明的数千年传承与积淀、特殊的人文结构和地理位置,赋予平凉绵延不绝的悠悠文脉与博大丰厚的人文历史,也造就了一座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博物馆——平凉市博物馆。

近年来,平凉市博物馆积极推动文物“活”起来,在普及公共教育、传递人文精神方面结合自身资源特色,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实践。主题展览让人眼前一亮,文化活动令人目不暇接……博物馆之旅,日益成为让人充满惊喜和收获的心灵之旅,成为当地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 

文物“活”起来 展现历史根脉


(资料图片)

平凉市博物馆以创意为博物馆文物赋能,不断丰富其存在形态,拓展其展示形式,让文物的存在形态更加立体、鲜活、动人。

2022年,平凉首届文物戏精大会“时间的故事”是博物馆送给市民的礼物。活动运用了情景再现与穿越表演的创新形式,先后展示了5个篇章,还原历史发现,向观众深度解读平凉出土的重量级文物所蕴含的历史价值、艺术价值及科学价值,打破常规文化传播形式,将文物背后的故事以新颖独特的手法呈现,展现了平凉千年文化的锦绣风华。

“在此次活动中,我们围绕馆藏的7件代表性文物,以平凉地区历史故事为延续性,创新性地将文物故事通过话剧、舞蹈等艺术方式展现在舞台上。”平凉市博物馆馆长王启峰介绍,活动不仅从视觉方面以“演、唱、跳、讲”相结合,表达方式更具年轻化、趣味性和轻松度,而且通过古今对话的方式,生动阐释了文物背后的独特魅力。

“活动非常有趣,让原本束之高阁的文物变得生动起来。”活动当天,市民梁璐带着孩子观看了演出。她表示,第二篇章以师生所演绎的现代国学课堂贯穿古今,引发了孩子极大的兴趣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平凉首届文物戏精大会线上模式也颇有新意,将展演的文物通过“科普小课堂+游戏互动”多位一体线上展现,多角度活动预热升温,点燃了群众的参与热情。数据显示,活动当天使用抖音、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实况直播,整场活动直接受众达470人,网络普惠受众达1.2万人次。

讲解员动起来 传承红色血脉

穿戴好民兵预备役军装、带上红色历史展板……一支由平凉市博物馆26人组建的“红色文化宣讲队”浩浩荡荡地出发了。每到一处,宣讲队都是当地一道亮丽的红色文化风景线。

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党史教育基地的主阵地,平凉市博物馆为了让红色文化资源真正“活”起来、“热”起来,以社教品牌“博游记”活动为抓手,以平凉红色文化资源为切入点,以“行走中的博物馆”——平凉红色文化宣讲为新载体,抽调精干力量,组建了“红色文化宣讲队”,推出“历史+红色+研学体验”融合外宣模式,切实将“游”的内涵向多元化方向拓展。

平凉市博物馆以“走出去”的方式,先后开展进校园、社区、部队、企业、乡村等宣讲活动。据悉,2022年博物馆开展红色主题文化宣传活动58场次,受众近10万,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。

“同学们仔细看,这颗红星要缝在这个位置。”2022年5月,“红色文化宣讲队”走进平凉市崆峒镇官庄小学,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场“我们都是小红军”少儿DIY体验活动。

讲解员张海洋表示,近年来平凉市博物馆着力创新活动推广载体,首创性地策划了“博古知新学堂”红色研学主题活动,以“课堂+实操”形式,打造沉浸式体验学堂,真正让红色研学“活”了起来。

博物馆“潮”起来 变身第二课堂

“看烟花、穿古装、挑灯游园真是太好玩了!”说起刚刚过去的春节,今年6岁的刘馨阳对平凉市博物馆的文化活动念念不忘。

趣味灯谜竞猜、挑灯古装游园、舞龙舞狮表演、非遗皮影演出、赏月夜游博物馆……春节期间,平凉市博物馆多项文化活动竞相轮番上演,丰富的文化盛宴给市民带来了无限乐趣,也让博物馆成为广大青少年的“潮”玩课堂。

2022年,平凉市博物馆以新馆开馆为契机,精心打造了“博游记”“博乐园”“博爱苑”“博古知新学堂”“畅享线上·乐游平博”五大社教品牌活动,重点围绕“国际博物馆日”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和重大节庆假日,通过“请进来、走出去”的多元载体,广泛吸引观众走进博物馆。截至目前,组织开展不同主题社教活动380余场,辐射受众29.2万人次;举行研学活动410余场,辐射受众38.6万人次。

“依托各类社教活动,馆内涵盖了‘4D影院、考古大冒险、历史小课堂、DIY小能手’等体验环节,大力发挥爱国主义教育、青少年科普教育、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作用。”平凉市博物馆社教部主任闫虹表示,结合教育与娱乐互动式体验模式,将展览讲解、历史课堂、特色展演、互动实践、趣味游戏等活动环节与平凉历史文化内容有机融合,充分利用“互联网+”方式,让博物馆越来越好玩、越来越有趣。

“潮”起来的不止活动,文创产品也大受欢迎。据了解,“刘海戏蟾”创意摆件、文物剪纸、文创茶具等都成为热门产品。文创产品的成功研发,已成为平凉市活化利用馆藏资源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的有效举措。

平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,市文物局局长寇芳军表示,今后平凉市文博系统将把文物活化利用、文化惠民共享当作民生工程来抓,着力打造“家门口的红色宣讲台”“平凉人的文博节日”“传统文化的沉浸学堂”,推动更加丰富多彩的宣讲社教活动走进基层、走进乡村、走进学校,全面推动文化深度传承,创新传播走深走实、落实见效,用足“绣花”功夫,为群众幸福加码,让丰润的文化春雨涵养城市的精神气质。

来源:中国文化报

编辑:市文旅局信息统计科

备注 | 平凉文旅旨在宣传平凉文化旅游,欢迎转载。部分文字、图片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
标签:

推荐文章

X 关闭

X 关闭